期刊介绍
期刊导读
- 12/21安农大研究生的含金量(农业与技术论文答辩范
- 12/12农业职称评定条件及流程(农业与技术学术论文
- 12/09农业与技术论文投稿(农业工程学报投稿要求)
- 12/07农业与技术论文投稿(农业技术论文发表)
- 10/22辽宁水稻收获进入高峰期 农业机械显身手
独家对话李小加:只要需要钱开店,滴灌通就是(3)
李小加:都不算完善,毕竟是早期,上千家店顶多是刚能说话、刚能走路,证明这种生命体是可以存活的,还是要靠各种各样的资本,发展的客户慢慢培育。什么都不成熟,但什么都在成熟之中,每一、两个星期就是巨大的迭代,两、三个星期就发现一个大的飞跃。
李小加:我们是个初创公司,刚生下来都不会走路,去年8月份才出来跟大家说我们开始了,但真正的事到去年底才开始做,才几个月、磕磕碰碰的,很有可能再过一段时间,发现今天做的很多事都还很幼稚。
但即便当下600家店的规模,已经足够粗绘出他们对实体小店经济的野心。
李小加:过去是没有外部资金,需要等,今天如果觉得机会很好,找到了好的位置、加盟商,今天滴灌通就可以给你钱去开店。实际上是通过一纸合同,我把今天的现金给他,他把未来的现金流给我,但未来的现金流不是等几个月以后还我,是每天一点点还。
未来消费:最初跟别人介绍滴灌通的模式,对方有什么样的顾虑吗?
未来消费:你明确说过滴灌通是投资,但没有人能够成为几千万企业的股东,你们怎么进行投资管理?
未来消费:滴灌通这种模式,未来是否会像投资机构那样,有几百、几千家?
这里面有两个核心问题,一是一家小店在它的生命周期,究竟能带回多少回报?二是基于不同的预测结果,该如何确定收入分成比例?
跟金融打了20多年交道的李小加,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。在创业前执掌港交所的11年间,他推行了沪港通、深港通等股票互联互通、“同股不同权”上市机制等一系列改革。更早之前,他还曾任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、美林证券中国区业务负责人。
未来消费:你曾经说心态的转变就是不想再给别人打工了,作为创业者的过去一年时间,有什么样的感受?
李小加:滴灌通最核心的理念就是拆,把所有东西拆到最小单位。首先,我们不是债,小微实体高风险、高回报,但高回报和信贷提供方没关系。其次,是投资但不是股,当小企业的股东没有意义,如果过两年就没了,光股东登记一件事就让这笔投资变得不值当。
李小加:我们的募资已经全面开始了,有一些股权募资打好了样,开始上量的时候就是一些第三方的钱,3月份已经发出滴灌通中国基金,可能第一次出现这样底层资产像私募的基金,但是底层资产非常透明。
李小加: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在学习,今天的认知很有可能和下一步完全不一样。去年四季度刚启动,我们还是想要有个期限,固定收益的心态,但发现很难谈,人家其实根本不愿意先把好的东西给你。后来干脆从头一直跟到尾,一般他们比例不会给太多,但是期限也从8年,慢慢变成4年、2年期。
已经“学会走路”的滴灌通,也面临着一定的行业争议。诸如,他们究竟如何做好接下来千店、万店规模的投资管理?以及即便只是其中每年只有1%的合作门店出现法务纠纷,是否会成为一座压垮他们的大山,更遑论那些道德风险、市场风险……
假设一家店总投资100万元,每天能收回1万元,店主、滴灌通分别预估最终能收回400万元、160万元,滴灌通投资50万并商定每日从收入分成10%。这意味着,按照他们的设想,能在500天收回本金。
李小加:我们和很多创业公司不太一样,我们不是在卖一个东西、service,得烧钱履约、获客、地推。渠道本来是有的,但水利工程的大水在一边,缺水在另外一边,中间的渠道都有,但因为水的流量、水流的方式,使得只能在大水管里走,一出来就漫淹,我们是要把小小的细管,像以色列农业一样,迅速铺到每一个小树的根上,把整个水利工程的渠道重新连接和优化。
李小加:实际上很简单,一个品牌商或者店主,假设开一家店生命周期内投资1块钱,收回4块钱。现在灌通投资这家门店,认为投资1块钱能收回1块7,那么用我们双方对未来的收入、回本周期、生命周期、收入曲线等各自的判断,以一个双方大概开始能接受的收入分成比例。
滴灌通实际上是连锁小店的中短期现金流的折现融资方。今天想开店需要资本,他可以去银行,或者找PE、VC,但很多找不到钱,规模大一些的可能找着了钱,但再开新店的钱对方也给不了。任何开店需求,因为品牌、供应链、管控机制起来了,这些东西都是沉淀资本,需要开更多的店cover沉淀资本。只要开店,这个钱就是最好的开店钱,第一,不用还,第二,是逐步消失的股权,等最后真的建了几百个店上市,我已经慢慢消失了,股权释放回给他,可以上市继续融资。
文章来源:《农业与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nyyjs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802/3118.html